【圆明网】近来,对十多年前的一件事有所感悟,写出来与大家交流。那时,自己修炼上存在很大问题,但却没有清醒、理智的认识,心里只感觉危险在逼近。
一天,当发现租住房院子里站满人的时候,我离开了。一位同修在外地有所空房子,当时正好同修的儿媳要回去,就安排他儿媳带我到外地他家的空房中暂避。
那所房子的周边道路很复杂,房子挨着房子,七拐八岔的。同修的儿媳把我送到后,该回自己家了。当时天已全黑了,我想送她到公交车站,她说不用了,这儿的路复杂,初来人容易迷路,免得到时你自己走不回来。我说没关系,沿途我记住标记就行了。
我送她后,从公交车站回来,按着记的标志,很顺利的走到了最后一个标记(家门口附近),就不知怎么走了,家门呢?我很迷惑,难道我走错了?就退回,再从新走,又走到那儿,找不到路了!这样来来回回转了一、两个小时。实在没招了,给同修的儿媳打电话问路,她问清我的位置,请边上公用电话亭的服务生帮忙指点,我终于到家了。
原来对着电话亭有几条巷子,同修的房子在其中一个巷子里,距巷口只隔了几户人家。出门朝电话亭方向走出巷口,折上小路就出去了,而我对这几米远折上小路的一段全无印象,返回时怎么也找不到路。
当时只觉的这件事告诉我:即使我走近了家门口,只差几步的路我迷失了,也是回不到家的,之前走过的所有路,千里迢迢都不说,就是记住了标记,走过了“迷宫”,全都白费,功亏一篑,回不到家!这段迷失的路,我只有找到指点,才能走过来,回到家!
十几年中,这件事有时会出现在脑海里,虽然有所认识,但还是觉的理解不好,在修炼中,“这最后一段路的指点”是什么呢?我得到了吗?我是不是还在那“迷宫”中徘徊,不得回家的最后几步路呢?
近来感悟到师父教给我们的一个法宝——“向内找”,就是我们回家的指路明灯。过去,我对“向内找”这个法的理解,并不真正在法上,而是常人思想观念的认识,比如在矛盾中我确实检查自己了,还是自己有理,这不是我的错,就认为自己已经向内找了。但是我的心并不祥和,为所谓“别人不对”而生气不平,还觉的自己修的很努力。
家人不反对我修炼,但家庭里、生活上的任何事,都会产生分歧,家里矛盾重重,直到几年前,实在无法解决时,在学法修炼中,我才决心无条件找自己,与他人有矛盾,或自己心里不平、指责别人时,尽管觉的自己“理直气壮没啥错”,也无条件的告诉自己“是我错了”,心里“是我错了”的声音再微弱、再委屈,也这样告诉自己,真的剜心透骨。
这样很长时间后,渐渐知道确实是自己错了:心里不平是错,指责别人是错,“理直气壮没啥错”的状态是错,委屈之心是错……然后还是常常遇到矛盾,不平、指责别人,还是无条件告诉自己“是我错了”,还是剜心透骨,只是冷静、理智一些了。
又很长时间后,渐渐发现,不管大、小事,什么事,自己第一念就冲别人去了,别人哪哪儿不对,这个习惯强烈到自己都意识不到,象自己的手、脚那么自然!然后还是有各种矛盾,还是无条件告诉自己“是我错了”,还是有剜心透骨,但比较冷静、理智了。
再很长时间后,看到自己过去脾气暴躁,常常处于愤愤不平的状态,一点事就能成导火索,修炼多年,虽然改变很大,但碰着自己的观念、人心、习惯等,就愤愤不平,这是多大的魔性,多可怕啊,对修炼人多严重的问题啊!
跌跌撞撞的几年魔炼,一直坚持学法,决心听师父话实修自己,在师父的指导和加持下,走过了这每一阶段的剜心透骨,师父去掉了我执着的物质。
我再没有了过去常常的“自我感觉良好,觉的自己修的不错”,认识到过去很多年,在邪党文化毒害下,自己形成了很多很坏的人心、观念、习惯,在自己意识不到的情况下,过去是凭着坚信师父、大法,按大法要求去做去修自己的决心,凭着师父、大法的加持、保护、在修炼中给予我们伟大的一切,自己才能走过很多迫害、魔难!
那些过去一直意识不到的很坏的人心、观念、习惯等等,认识不到它,就修不去它,它就一直在那儿,对一个大法修炼人来说,它是最肮脏、最坏的,很多都直接联系着邪党文化。它就象“迷宫”迷着我们,意识不到它,再怎么修也转不出它的迷魂阵。
审视这几年的足迹,深深感到在矛盾中,不觉的、不认为自己有错时,无条件告诉自己“是我错了”,无条件找自己,修自己,这是我修炼的一个重要转折点。
经过这几年的魔炼,对向内找,我粗浅的认识是:在矛盾中,觉的自己没有错,很委屈时,无条件的告诉自己“是我错了”,这才仅仅做到了“向内找”这个法的边缘。而过去那种“在矛盾中我确实检查自己了,自己有理,这不是我的错,就认为自己已经向内找了”,都是人的变异观念对“向内找”这个法的曲解,根本都不符合师父、大法告诉我们的“向内找”的法。
在修炼中,持之以恒,无条件找自己、修自己,努力真正做到符合大法标准的向内找,师父、大法就会让我们看到自己意识不到的一切不好的东西,修去它,在回家的路上不迷途!
虽然认识很有限,但这是我真切的体会,也是对多年前的事此时的感悟、理解。个人认识有限,不足之处,欢迎同修指正。
* * *
歡迎轉載,轉載請註明出處。